樱花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宣德五年5巡抚(第1页)

朱祁镇灵光一闪,虽然王振不行,但是有人可以啊。

没几天小朱祁镇告诉王振,帮自己找一个人此人叫于谦,字廷益,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兵部了,一定找到他。并且小朱祁镇还告诉王振,若其他人问起,就说于谦是父皇亲自推荐的。但是一旦父皇问起此事,你一定要说是你自己举荐的。

王振的cpu已经快烧掉了这是什么情况啊?如果是皇上给太子爷推荐的人,为什么皇上过问的时候要说是自己举荐的呢?我自己都不知道兵部还有于谦这么一号人物。印象中只记得皇上亲征汉王的时候有个声音洪亮的御史小官叫于谦。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王振现这个小孩真的不一般,不管是读书识字还是言谈举止,一点也不像一个三岁的小孩。自己在教太子识字的时候,太子爷经常听都不听就全部都学会了。这孩子真是个天才啊。

带着满脑袋问号,王振还是顺从太子爷的意思去见了兵部的尚书王骥,说太子爷想了解一些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战争故事,希望王尚书能安排一个叫于谦的官员去给太子爷讲讲。

王骥看着说话吞吞吐吐的王振,一脸茫然,脑袋里也满是问号。

“王公公,这右侍郎于廷益上个月就已经巡抚河南、山西去了,难道你不知道吗?”

王振此刻站在原地尴尬如斯,太子爷这不是在跟我玩闹吧?他赶紧躬身行礼,“下官确实不知,不打扰王尚书了,我这就回去禀报。”说着,恭恭敬敬的退出兵部大门。

回到后宫,王振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告诉朱祁镇,于大人上个月就去河南了。

这时朱祁镇才想起,只记得于谦是宣德五年出京做的巡抚,谁也没给我说过是九月份啊。哎~大意了。

看着一旁脑干都烧掉了的王振,小朱祁镇赶紧哈哈的笑了起来,牵着王振的手给他说“王伴伴,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哈哈,我以后不这样了。”

王振也只能在一旁尴尬的呵呵傻笑。

其实就算朱祁镇找来了于谦,于谦也说不出什么个所以然来。毕竟北京保卫战时期的于谦,和现在这个刚从七品监察御史挂职三品兵部右侍郎的于谦中间,还差了十九年的巡抚河南、山西的经历。

洪武年,太祖高皇帝就曾派遣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所谓巡抚巡抚,就是派大臣去地方巡视抚慰,这本是一个临时性的官职。但是在宣德年间,朱瞻基给巡抚这个官职开了一个头,从此巡抚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总揽一省至数省行政、监察、军事大权之地方长官。

宣德五年九月初八,朱瞻基开始在各省设立巡抚。这次宣德皇帝一次性派了六个巡抚,他们都挂职了一个三品的官衔。这六人中五个五品官一个七品官。唯一的这个七品官还要巡抚两个省,并且他的名字是宣德皇帝亲自加上的。

此人当然就是纵观明史,除了皇帝本纪,另外三个唯一单独列传的人之一,于谦!

宣德朝虽然天下也算太平,但是大明朝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天气越来越寒冷,灾害越来越多,粮食产量大幅度的下降,地方税粮开始交不上来了。一旦普通农户,交不上税粮,就只能找地主富户借。

若来年还不上,赖以生存的土地就自然而然的被地主给收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成为地主家的佃农,要么成为流民。所以为什么到了明朝中叶,流民就成为了大明帝国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关键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时期。这也是为什么明长城会比秦汉的长城更靠南,长城除了防御北方的草原民族,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就是4oo毫米降雨线。

所以这六位巡抚被派往各省的目的就是总督税粮,安抚百姓。这六位巡抚中,有两人十分的重要,一人是巡抚河南、山西的于谦,另一位是巡抚南直隶的周忱。

于大人先是来到河南,河南今年先遇旱灾又遇洪灾,暴涨的黄河水淹了开封好几个县。于大人也不来虚的,亲自上阵治理河道,就差自己光着膀子背沙袋了。秋收之后,于大人又组织当地军民修缮堤坝。

为巩固堤坝在坝上栽树,每个几里就设置一个哨塔来监视黄河动向。

上疏朝廷免除了受灾几个县的徭役和赋税,甚至在受灾严重的几个县,打开粮仓把充军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

安顿好了河南的灾民,于大人又马不停蹄的翻越太行山,来到山西。

山西的灾情也不轻,已经数月不下雨了。对于下雨这个东西,于大人也束手无策了。不过于大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虽然搞不来雨,但是大旱之后必有蝗灾的道理于大人是懂的。他赶紧上疏免去了当地一半的赋税。

待蝗虫大军来的时候,于大人早就带领当地民众准备好了。这次于大人再次亲自上阵,顶着烈日来到地里捉蝗虫。

于大人就这样每年的冬春之际待在太原办公,因为此时山西气候寒冷,容易缺粮。然后赶在盛夏到来之前,翻越陡峭的太行山,来到河南。因为夏秋之际中原雨水较多,黄河容易泛滥,这时他就留在开封。

“马足车尘不暂闲,一年两度太行山。”这就是于大人巡抚河南山西的真实写照,不得不说,于大人在任期间,最先动员各地地主富户,捐出粮食,帮助政府一起赈济灾民,对普通百姓轻徭薄赋,建立“义仓”和“平仓”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在于大人巡抚河南山西的十九年间,虽然灾害频,但是两地并没有出现任何人间惨剧,并且还为朝廷贡献了足额的赋税,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大治”。智勇兼备,方为国士。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人。

时间回到宣德五年,于大人刚踏上练级之路。小朱祁镇也现自己不能这样操之过急。自己的时代还没有来临,老爹这个时代留下的坑还等着自己去填呢。沉静下来好好学习吧,提前做好准备,等待暴风雨的降临。

喜欢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请大家收藏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不会失败的生存游戏

不会失败的生存游戏

视网膜中突然出现了奇怪的文字。您的生存游戏即将开始。没有任何准备的网络小说作家莫云现自己出现在一个未知的世界中,他面对的不仅只有未知的环境,还有恐怖的怪物强大的敌人不知底细的队友狼人吸血鬼黑白颠倒的小镇阴森的古宅义肢电子犯罪神秘凶案嗜血妖魔,以及来自星空深处的呢喃。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不会失败的生存游戏...

秋日行

秋日行

简介关于秋日行无cp无虐无系统温馨一睁眼却现到了架空朝代古粱国,看来自蓝星的裴秋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活出自己的精彩,本书通过越文的视角看裴秋的点点滴滴~看越文如何一步一印坚实的逐步成长~...

重生七零:甜妻的田园军婚

重生七零:甜妻的田园军婚

梁梅重生回到七零年代,决心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前世的她因任性和无知,错失诸多机遇,导致生活凄惨。重生后,她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梁梅的家庭温馨,有梁父梁建梁母敖琴梁大哥梁子智和梁爷爷梁卓等亲人。她提出多种地养鸡猪来增加收入的想法,得到了家人支持。面对缺少种子肥料和养殖技术等困难,她向梁五叔梁德梁大姑梁...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全家不仁!她抄了满门嫁权臣

全家不仁!她抄了满门嫁权臣

前世,自称穿越女的二妹入府仅半年,就夺走了她的家人们,征服了与她自小定亲的晋王世子。而身为嫡女的她却被家人厌弃利用,最终落了个头破血流的下场!重生后,姜乐妍选择背弃家族,另谋出路。她令二妹身败名裂连累全家时,父亲和兄弟们纷纷悔不当初,声泪俱下地求她高抬贵手。她道一群罪臣,少跟我攀亲。后来坊间传闻,姜家人将异世界的妖孽捧为珍宝,为祸人间,姜乐妍送家人进牢狱,是大义灭亲,高风亮节。她与心黑手辣闻名的安庆侯结为盟友,本以为只是互惠互利,哪知后来被他摁在门上逼问本侯跟着你这么久了,何时给我个名分?全家火葬场重生女斗穿越女甜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